Quantcast
Channel: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Viewing all 70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827台南分社「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線上分享會

$
0
0
時間
2021/08/27 10:00
相關的行動議題

827台南分社/「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線上分享

2020年底,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成員,整理最新國際有關基因改造作物管理法規及新興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可能對自然環境、食物安全等產生不可預期的隱憂,編輯成手冊供對於食安有興趣的民眾索取閱讀,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官網亦提供電子書供免費下載。

    有鑑於基因編輯技術理解艱困,因此,辦理非基改手冊分享活動,希望藉由與學員面對面的手冊導讀與問題討論,能將正確知識傳播,也能喚起更多人關心基改議題。

因為疫情關係,8/27星期五邀請郭華仁老師辦理線上課程,防疫優先、遠距學習不中斷。

線上報名:報名請點我

8/26星期四email提供報名者會議連結及上課規則

8/27星期五會在9:30開放連線,10:00-12:00線上課程

實體手冊後續會放在合作社台南分社供領取

電子版「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https://www.huf.org.tw/publication/5111

 課程使用jit.si meet線上會議軟體,不需要下載

發佈單位

友善地球,從永續生理期用品開始

$
0
0
文/吳心萍資深主任、黃靖文專員
 
月經是女人生命中長時間相伴的「好朋友」,但妳想過嗎?若每個月生理期來,都使用拋棄式的衛生棉、衛生棉條等不可回收的用品,女性一生將產生這些生理期垃圾:
  • 衛生棉:14,400 (大約100公斤) 
  • 棉條:12,000(大約16公斤)
也因此,最近越來越多女性使用更永續的衛生用品,讓我們看看這些對地球更友善的生理期用品吧:
 
 
一、布衛生棉
布衛生棉,可說是目前最多女性使用的永續用品,而且花樣和款式繁多。筆者也使用了7年以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
  1. 會滲漏嗎?布的毛細作用會將經血延伸至布衛生棉的其他部分,不會第一時間就順著地心引力往下倘流。所以只要定時更換,不至於造成血流成災。
  2. 清洗麻煩嗎?筆者的心得是,接觸面使用纖毛的布衛生棉,比較好清潔,先泡水再搓洗就可以了。
  3. 觸感的差別? 布衛生棉的觸感比一般衛生棉舒服,有機棉的接觸面就更加舒服了。特別在第三天經量變少後,筆者覺得刺痛搔癢感少很多。
(照片由棉樂悅事工坊授權提供)
 
二、月亮褲
簡單來說,月亮褲就是在內褲的底部加入吸水材質。量少時可以代替衛生護墊使用,量較多時也直接使用,月亮褲會包覆整個臀部,所以可以直接穿。
       1.會滲漏嗎? 如果覺得不放心的話,可以先搭配布衛生棉,當成生理褲用。若覺得安心,接下來可在經血較少時,直接穿上使用。
      2.清洗上很困難嗎? 清洗上很方便,浸過冷水再搓洗就好了。
        
  • 同場加映:筆者洗澡等水熱時,都會把冷水先用盆子存下來,這些冷水拿來洗布衛生棉還有月亮褲,可以進一步省水。提醒一下,盡量使用成分簡單的皂來清洗,太多保養品成分的皂,容易累積在接觸面,長久下去會影響吸血功能喔。
 
三、月亮杯
和布衛生棉及月亮褲相較,月亮杯清洗上需要的水量更少。月亮杯材質由矽膠製成,直接放在體內承接經血,對於喜愛大自然登山的女性,更是實踐無痕山林理念的好幫手。因為每個女性的體型和經量不太一樣,市面上月亮杯也有大有小,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來挑選喔。如果擔心滲漏,也可以搭配布護墊使用。
 
  1.怎麼將月亮杯放進陰道?月亮杯摺好後可放入體內,但摺法不只一種,所以可以找尋最合適的摺法置入,塞進去就後要伸手確認一下杯子有沒有順利在身體裡伸展開來、擺放的位置對不對,這樣可以確保杯子乖乖盛接經血、不會洩漏,而且使用時完全無感。如果擔心剛開始不會用,市面上也有賣體積較小的練習用月亮杯。
  2.取出時注意:杯子通常有設計把柄,方便取出月亮杯,讓你能取出杯子。但如果有做美甲,恐怕會影響到取出的過程,若剛剪完指甲,取出時也要小心刮傷自己
 
使用月亮杯不只環保,你會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如果你選的杯子有刻度,就可以估計一個週期失血多少,在每一次月亮杯的置入與取出,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
 
這個月,就讓我們用月經來愛地球吧~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月亮杯的挑選與清洗
 
 
插圖

821新竹「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分享會

$
0
0
時間
2021/08/21 10:30
相關的行動議題

821新竹「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分享會

2020年底,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成員,整理最新國際有關基因改造作物管理法規及新興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可能對自然環境、食物安全等產生不可預期的隱憂,編輯成手冊供對於食安有興趣的民眾索取閱讀,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官網亦提供電子書供免費下載。

    有鑑於基因編輯技術理解艱困,因此,辦理非基改手冊分享活動,希望藉由與學員面對面的手冊導讀與問題討論,能將正確知識傳播,也能喚起更多人關心基改議題。

 ~報名參加活動者,可於活動現場領取「我們與基改食品的距離」手冊一本~

分享者:黃淑德(無基改聯盟召集人)

時  間:8/21星期六上午10:30

地  點:新竹清大竹蜻蜓綠市集(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101號)

報  名:線上報名

 

課程內容:1.基因改造現狀及國際規範2.新興基因編輯技術3.問題與討論

**請遵守防疫規定,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發佈單位

友善地球,從永續生理期用品開始

$
0
0
文/吳心萍資深主任、黃靖文專員
 
月經是女人生命中長時間相伴的「好朋友」,但妳想過嗎?若每個月生理期來,都使用拋棄式的衛生棉、衛生棉條等不可回收的用品,女性一生將產生這些生理期垃圾:
  • 衛生棉:14,400 (大約100公斤) 
  • 棉條:12,000(大約16公斤)
也因此,最近越來越多女性使用更永續的衛生用品,讓我們看看這些對地球更友善的生理期用品吧:
 
 
一、布衛生棉
布衛生棉,可說是目前最多女性使用的永續用品,而且花樣和款式繁多。筆者也使用了7年以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
  1. 會滲漏嗎?布的毛細作用會將經血延伸至布衛生棉的其他部分,不會第一時間就順著地心引力往下倘流。所以只要定時更換,不至於造成血流成災。
  2. 清洗麻煩嗎?筆者的心得是,接觸面使用纖毛的布衛生棉,比較好清潔,先泡水再搓洗就可以了。
  3. 觸感的差別? 布衛生棉的觸感比一般衛生棉舒服,有機棉的接觸面就更加舒服了。特別在第三天經量變少後,筆者覺得刺痛搔癢感少很多。
(照片由棉樂悅事工坊授權提供)
 
二、月亮褲
簡單來說,月亮褲就是在內褲的底部加入吸水材質。量少時可以代替衛生護墊使用,量較多時也直接使用,月亮褲會包覆整個臀部,所以可以直接穿。
       1.會滲漏嗎? 如果覺得不放心的話,可以先搭配布衛生棉,當成生理褲用。若覺得安心,接下來可在經血較少時,直接穿上使用。
      2.清洗上很困難嗎? 清洗上很方便,浸過冷水再搓洗就好了。
        
  • 同場加映:筆者洗澡等水熱時,都會把冷水先用盆子存下來,這些冷水拿來洗布衛生棉還有月亮褲,可以進一步省水。提醒一下,盡量使用成分簡單的皂來清洗,太多保養品成分的皂,容易累積在接觸面,長久下去會影響吸血功能喔。
 
三、月亮杯
和布衛生棉及月亮褲相較,月亮杯清洗上需要的水量更少。月亮杯材質由矽膠製成,直接放在體內承接經血,對於喜愛大自然登山的女性,更是實踐無痕山林理念的好幫手。因為每個女性的體型和經量不太一樣,市面上月亮杯也有大有小,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來挑選喔。如果擔心滲漏,也可以搭配布護墊使用。
 
  1.怎麼將月亮杯放進陰道?月亮杯摺好後可放入體內,但摺法不只一種,所以可以找尋最合適的摺法置入,塞進去就後要伸手確認一下杯子有沒有順利在身體裡伸展開來、擺放的位置對不對,這樣可以確保杯子乖乖盛接經血、不會洩漏,而且使用時完全無感。如果擔心剛開始不會用,市面上也有賣體積較小的練習用月亮杯。
  2.取出時注意:杯子通常有設計把柄,方便取出月亮杯,讓你能取出杯子。但如果有做美甲,恐怕會影響到取出的過程,若剛剪完指甲,取出時也要小心刮傷自己
 
使用月亮杯不只環保,你會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如果你選的杯子有刻度,就可以估計一個週期失血多少,在每一次月亮杯的置入與取出,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
 
這個月,就讓我們用月經來愛地球吧~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月亮杯的挑選與清洗
 
 
插圖

【生活實踐家】黑豬推廣/從議題討論走向具體實踐

$
0
0
作者
由清華大學與中原大學跨科系同學們共同組成的【本土黑豬推廣團隊】

        2021年1月1日台灣受制於政治及國際貿易壓力下,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豬肉進口!此舉,對於消費者有食安的風險,在產業上台灣豬肉即將面臨嚴格的價格競爭。雖然目前因為消費者強烈抵制下,尚未有肉品進口商申請含萊劑的豬肉進口,銷售業者也都遵守法規標示肉品來源供消費者辨識。但是,除了消極抵制外是否還有另外一得更好選項?

        主婦聯盟一方面持續關注、監督法規後續發展及為全民食安把關,另一方面進行「生活實踐家行動培力」計畫,希望結合年輕人及其他團體,進行創新提案、執行,期望帶入另一種思考模式,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面對氣候變遷下生態環境日趨惡劣的狀況下,若你有新的想法與執行力,歡迎和我們一起「勇於開口,敏於行動,樂於承擔」做一個快樂的生活實踐家。


從議題討論走向具體實踐

       我們是由清華大學和中原大學跨科系同學們共同組成的本土黑豬推廣團隊。在2020年底,開放美豬進口的政策消息釋出後,除了消費者存有食用萊克多巴胺的風險疑慮之外,國內養豬業者擔心大量進口外來豬肉,可能會對台灣本土豬肉市場產生影響。

   

      在此威脅之下,我們注意到台灣的廚餘養殖黑豬可望作為本土豬肉產業的特色,因為廚餘養殖一方面有助於消化大量的廚餘,使廚餘具有再利用之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廚餘餵養成本較低,使得黑豬養殖期較長,因此油花明顯、風味獨特,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

        然而,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之下,政府規定業者需要通過「廚餘再利用檢核」才能夠以廚餘養豬,導致許多中小型養豬戶出於烹煮設備成本的考量,或是政府鼓勵轉用飼料的政策下,紛紛轉型或是退場,而產生黑豬生產端減少的情況。

       為了回應政策可能產生的衝擊,我們向主婦聯盟申請生活實踐家補助計畫,希望能夠從議題討論走向具體實踐。前期著手進行田野調查,了解黑豬產銷流程和廚餘養殖方式,並從中逐步確立執行計畫的方向。

       我們觀察到在現行黑豬肉價格較高的情況下,黑豬產銷穩定且在市場上具有優勢,但是因為以傳統市場為主要販售地點,因此消費端的年齡族群偏高,因此在可執行的範圍下,我們決定以食農教育推廣的方式為主,舉辦食農教育活動和設計黑豬推廣刊物,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黑豬養殖特色,並促進民眾對於現行政策的討論。

嘿,你豬不豬道!── 食豬黑白選 v.s. 養養黑豬大解密

       我們將黑豬產業議題與田野調查成果整理歸納,並轉化、設計成一系列的食農教育教案,舉辦了兩場食農教育推廣活動。第一場於2021年3月26日清華大學通識課程「食物設計」的課堂上舉行,內容包含我們所設計的教案「食豬黑白選」以及「養養黑豬大解密」。「食豬黑白選」中,我們準備了一條黑豬肉和白豬肉,讓參與者透過視覺、觸覺等感官,實際比較兩者的不同。簡單將兩塊肉蒸煮後再次聚集所有同學,開蓋的瞬間,同學們紛紛直呼「香味差好多!」、「黑豬肉有米酒的香氣耶!」、「白豬就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有的同學甚至能明顯感受黑白豬肉滋味上的差別。

  

        而在「養養黑豬大解密」的環節,參與者們組成五至六人的小組,模擬經營養豬場,每個回合遊戲會給予一個情境,組內成員討論後須做出因應的選擇,並自行計算成本。在過程中體會本土黑豬產業中可能面臨的處境、抉擇以及風險,同時在我們設計的遊戲情境中理解黑豬產業議題,於教案中融入的議題大致分作兩個面向:

  

其一,非洲豬瘟導致政策上的調整

        政府為了降低非洲豬瘟風險,針對廚餘養豬頒布輔導轉型的辦法,透過補助鼓勵廚餘養豬戶轉用飼料,或是像雲林縣直接禁止廚餘養豬。同時,也規定只要通過廚餘再利用核可的養豬場,還是能夠以廚餘養豬,但是要取得再利用許可,需要裝設高溫烹煮設備,平時更需要以中央溫度90度以上連續烹煮一小時,才得以餵豬。在此規定之下,無法負擔高價烹煮設備的小型養豬場只能退場或是違法飼養。

       另外,此規定亦進一步衍生出飼料轉用議題:轉作飼料餵養需面臨飼料成本因國際價格大幅波動,相較於價格穩定的回收廚餘,飼料費用是一大開銷。

其二,廚餘養殖黑豬的環境效益

       廚餘去化的問題一直存在,那些端下餐桌的食物,最後能如何處理呢?以廚餘餵養的養豬產業能讓廚餘達到再利用的效果,將近吸收了台灣六成的廚餘,若禁止廚餘養豬這種飼養方式,這些未被解決的廚餘將對各地環保局造成不小的垃圾處理壓力,甚至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此外,廚餘養豬可連結至地產地銷及廚餘再利用的概念,本土黑豬產業多半分布於客家聚落,以新竹地區來說,新竹縣的黑豬供應給新竹市的食豬人口,而新竹市大量的廢棄廚餘便能供應新竹縣的黑豬養殖場,運送過程中比飼料餵養大幅減少碳足跡。

        運用將議題融入遊戲環節的方式,期望帶領大家用不同的角度切入黑豬產業,或許有人不知道黑白豬的差別、不曾關注過黑豬,也或許有人在玩遊戲前持不同意見或有各種疑慮,但我們相信,經過這樣的議題思考,能以較全面地審視養豬產業,從產地到餐桌、自生產到消費,未來這些參與者出了教室,走上市場,或許能對黑豬有多一點支持的行動。

生活實踐家-黑豬推廣計畫

團隊成員:陳彥筑、陳芝璇、劉貞汝、朱宸昕、陳采嵐、吳佳昱、詹雅筑

延伸閱讀:禁止廚餘養豬前,你想過這些問題了嗎?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4614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無包裝商店特輯1】吃多少買多少!零廢棄購物你試過嗎?

$
0
0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 葉晏慈

❙  你聽過「無包裝商店」或「裸賣商店」嗎?
近年國人對於塑膠垃圾、食物浪費問題越來越有感,因此有不少團體發起淨灘活動,希望海洋生物的性命不再因為海漂垃圾而遭到危害。但淨灘到最後,發現最應該做的是【源頭減量、重複利用】否則這頭拼命撿、那一頭拼命丟,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於是有人開起了無包裝商店,店內物品大多不提供包裝,且以散裝的方式讓顧客可以少量購買,客人必須自備容器,扛著瓶瓶罐罐多了麻煩,但少了垃圾與浪費。

自2015年到現在,台灣各地陸續開了近20間無包裝商店,以販售食材與生活用品等雜貨為主,舉凡雜糧、調味料、油品、果乾零食、清潔用品、沐浴用品,到店主精心挑選的環保小物,如布衛生棉、環保吸管、牙刷、飲料杯等等,你都可以在店裡找到。很吸引人的一點是,無包裝商店強調「用多少買多少」,沒有規定購買的最少量,讓客人不會再有買了一大包食材,卻只用了一次而造成的食物浪費。顧客也可以先以少量試試,吃完覺得符合口味後再去購買。特別適合現代小家庭,一人在外偶爾想下廚也沒問題。


▲五穀雜糧、調味乾粉、果乾類一字排開,後方還有油品、烘焙粉類、清潔用品。選擇的多樣性已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廚房日常所需。


▲無包裝商店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少量多樣購買」,看得出小盒子裡有4樣食物嗎?

你可能會問,沒有包裝的食物在保存上會有問題嗎?進貨真的也是無包裝嗎?各店作法不一,相同的是店主都把食品的衛生安全要求放在環保之上。店內裸裝的食物皆放置於密封容器內,容器上也會標示產品來源,部分商品則存放於冰箱。有些店主也會把保存期限和方式直接寫在商品清單上,讓客人安心購買。

另外,每樣商品擺放出來的數量都不會太多,因此當銷售量大的時候,商品的補替率就高,食品也就越新鮮。至於進貨,有些老闆會以自己的容器購買盛裝,或是和廠商溝通如何重複利用包裝,以減少一次性垃圾,畢竟這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情。


▲食品衛生安全是基本,保存與來源等相關資訊可以在容器外的標示看到。

❙  無包裝也能網購,讓二手包材循環利用
位於新北市三重的Unpackaged商店,除了實體商店有多元的選擇外,也提供網購服務。但為了減少垃圾的產生,他們向大眾募集乾淨的二手包材,整理過後再寄出給客人,增加這些資源的利用價值。若家中有用不到的包材,可以蒐集提供給他們喔!


▲防撞包材有沒有可能重複被利用呢?(圖片來源:Unpackaged臉書)

❙  因疫情而展開的環保外送計畫
三時生活實驗室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因應眾多顧客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但仍想要做環保的心意,體貼的提供台北市的外送服務,並且也努力以循環包材、集中路線、低度包裝等方式,來達到友善環境的配送目標。


▲外送服務將環境成本納入考量,以友善環境的方式滿足疫情期間的需求(圖片來源:三時生活實驗室臉書)

❙  政策不轉,老闆自己轉
三時生活實驗室於2020年提出一項聯署,希望政府「開放洗沐用品分裝管理」,破除洗沐用品無法在無包裝商店進行分裝的窘境。清潔身體的洗沐用品都在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的規範之下,此法規定這類用品不得在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廠外進行分裝。也就是說,無包裝商店販賣散裝的洗髮精,這個行為是違法的。有的店礙於消費者需求低調販賣,甚至因此吃上罰單。

此規範原是保障洗沐用品的衛生安全,但無意間將製造更多瓶罐,且與政府近年推廣減塑的理念相違悖。因此廠商與消費者逐漸延伸出對應方式,例如以瓶裝販售,但有完善的空瓶回收再利用機制,降低一次性垃圾的製造。

又或者透過團購的方式,直接採購大包裝商品,再由消費者們自行進行分裝。看似創新,但回顧過去塑膠尚未普及的年代,家戶也會自備容器去巷口的雜貨店購物,也許所謂向前的步伐,要做的只是回歸過去珍惜限有資源的年代罷了。

(資料來源:吳思儒-減量無悔:從洗沐用品看臺灣裸裝商店與現行法規的衝突與機會)


▲有別於洗沐用品,清潔用劑和食用油品是可以散裝販售的

❙  各店單打獨鬥,盼地方政府齊心推廣
在這塑膠包裝無所不在的時代,大多數的民眾仍舊沒聽過無包裝的購物方式,加上規模也尚未到達一定程度,因此各個商店必須想盡各種方式來行銷。有店主表示,他們的地方政府還沒將環保政策推展到減塑消費這塊,少了政府的行銷助力,只靠自己來其實很辛苦。她希望未來這些店能形成影響力,讓政府在環議題上舉辦多元的推廣活動,讓更多民眾投入這樣的行動。

好糧時從店面轉型成工作室,九月將開始推行一家一袋芥菜種計畫。店主預計以社區、學校、機構為單位,向消費者收取一袋袋的空容器,填裝食品後,再統一送回。目的是要讓更多人在工作場所、家中就可以用無包裝模式消費。


▲(圖片來源:好糧時臉書)

無包裝商店雖然強調無塑,但並非妖魔化塑膠製品,只是要提醒大眾「減少一次性的浪費與垃圾」,並善用手邊現有的容器。塑膠袋耐水、不易破的特性在購物時就是很大的優點,用過一次就丟實在沒道理,不妨洗乾淨晾乾、在包包和車上都放幾個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像是果醬瓶、醃漬物瓶、小罐的調味粉、牛奶果汁罐、奶粉鋁罐都是很好重複利用的容器。

❙  延伸閱讀:

第二篇我們整理了全台灣的無包裝商店,去逛逛時也別忘了準備容器喔,讓我們一起延長它們的壽命,來場無痕購物吧!
【無包裝商店特輯2】你家附近也有嗎?全台無包裝商店大盤點!

第三篇我們想和您分享無包裝商店在德國發展的現況。德國的發展相比於台灣已成熟完善許多,不僅商店數量多,彼此間也發展出共好的模式。未來若台灣的市場趨於成熟,也可參考德國的做法做為借鏡之處。
【無包裝商店特輯3】他山之石,引以為鏡:德國無包裝商店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 惜食減碳,生活實踐 》 公益勸募開跑

$
0
0

到全家投下零錢 支持「友善環境實踐家」

你手中的每塊零錢 都是實踐友善環境的力量

更多的「友善環境實踐家」可以提供社區與城市間的平臺,整合地方與城市的公、私資源,從中「解決、減緩與反應」環境問題,從「協調」中找出屬於創意的能量,「走動、調適」出眾人的所向、向想,找出「行動方案」進行「實踐」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於1987年成立今已走過逾34個年頭,從一開始奠基於生活實踐面的環境保護議題倡議,到近年來我們全面性地關心氣候變遷危機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食與能源議題。然而,氣候變遷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加上食安事件連年爆發,面對現實的威脅與多變的未來,何處有安心與穩定的食物來源,日後需要怎樣的生活模式,是全民共同關心的事情,也是我們最關切與持續投入行動的議題。

這些日益複雜和嚴峻的環境問題,使我們必須投入更多人力、時間和專業去應對。我們也希望培養出更多的友善環境實踐家,讓問題可以向前推展,且深入人心。本會主要依靠小額捐款、定期定額捐款的會友來支持。本年度也與全家公益零錢捐專案合作,從8/25到/10/5,利用全台全家便利商店櫃台設置零錢捐款箱,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捐款方式。另外,我們也設置line pay快速捐掃描付款 (line.me),讓線上也可以行動支持。本年度也善用全家便利商店的店面空間,舉辦「食育小學堂」,讓大眾更能了解食物與我們,與土地,與環境的關係,鼓勵更多行動的實踐

本會將利用未來二年的時間妥善運用大眾捐款,我們將透過環境倡議、教育講座、系列課程辦理、社區組織工作、網路宣傳等方式,讓社會大眾了解氣候變遷與生活環境的密切關係,並從低碳飲食和能源兩方面改變自身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乃至於立法層面能具體落實低碳生活,一起為永續地球盡一份心力。

本次募款所得,除用作低碳飲食和能源相關講座、低碳行動圖文設計創作外,另將分別使用在本會所關注的議題上:

(一)   飲食和能源講堂

培訓志工協助辦理低碳飲食和能源轉型講堂。針對一般社會大眾分享飲食教育相關的資訊,並積極推廣本會組織各地社區的節能教育和興建公民電廠的行動。

(二)   網站架設與影片分享

架設專屬網站,設計編寫低碳飲食和能源轉型相關的影片分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拉近低碳飲食和能源轉型與自身生活的距離,並透過社群網站分享出去。

(三)    議題專案執行

1、 打造「三安一體」的永續環境

(1)推動食農食育相關法案

(2)辦理食物浪費論壇和惜食餐廳推廣活動

(3) 編撰惜食教案與教材,培力學生環境教育素養

(4) 推動植物醫師專業制度,促成農藥十年減半政策

2、能源轉型

(1) 推動節能與公民電廠的宣導和組織工作

(2) 參與能源轉型相關政策和法案研議與倡導

3、 減塑

(1) 持續推動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理念

(2) 推廣無塑園遊會、無塑市集的活動概念

4、農地及用水

(1)持續關心農地完整性,透過政策倡議保護農地

(2)辦理環境治理公民協力工作坊

5.環境教育推廣

(1)綠生活實踐家行動培力

(2)推動兒童環境綠繪本活動

(3)家創客 Homemaker—環保教育推動計畫

  我們十分希望您能成為我們的捐款人,協助我們穩定且持續地投入相關的倡議行動,讓孩子們可以生活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也歡迎更多理念一致的夥伴加入,為美好的環境而努力。

 

公益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1654號

全家零錢捐募款期限:110/8/25 ~ 110/10/05

【支持我們的方式】

實體店面捐→親自到全家便利商店消費,在櫃台旁零錢捐透明盒投下零錢。

線上快速捐→             

 

 

 

 

發佈單位

台北場9/30【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

$
0
0
時間
2021/09/30 13:0019:00

  為符合國際提倡降低農藥風險栽培趨勢,並且維持台灣糧食與農產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農藥減半政策」,希望能降低化學農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危害風險。

  近年台大、中興、嘉義、屏東大學雖然已經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協助農民農藥田間殘留檢驗及後續問題診斷服務,但礙於無法源依據,只能消極配合農委會年度計劃,無法真正擴大服務農民及落實學生、實習植物醫師之田間實務診斷經驗累積。

  今年主婦聯盟,特別規畫辦理植物醫師及農藥實名制法規溝通會議,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並檢視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利害關係人溝通、交流,思索友善農耕議題如何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獲得解決。

  期待透過植物醫師立法,推動國家認證的植物醫師協助農民提供專業田間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日期:9/30星期四 13:25-19:00(13:00開放入場)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拉斐爾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 本活動為符合防疫規範,並注重講師與參與者的安全,提供二種會議參與方式:
(一) 實體出席會議,室內空間總量管制,限額 20 人實體參與
(二) 線上參與會議,保障會議品質,線上會議限額 90 人參與

-----

實體出席會議(限額 20 人)

實體出席報名https://neti.cc/v822Be4 

實體出席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防疫規定,所有參與人員皆實名登記、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2. 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具。

-----

線上專題分享會議 (限額 90 人)

線上參與報名https://neti.cc/9xppyOa

線上會議注意事項:

  1. 會議將使用 Google Meet進行視訊會議
  2. 活動前1天以email傳送會議連結網址
  3. 欲使用桌上電腦進行會議,需要攝影鏡頭及喇叭等裝置;若使用筆記型電腦,則需確認是否內建上述等裝置;若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會議,需先下載手機app「Google Meet」。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及出席人員(暫定)

主持人

13:00-13:25

報到

主婦聯盟工作人員

13:25-13:30

開幕致詞

鄭秀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13:30-14:30

專題(一)
植物醫師對農間管理的重要性

曾德賜教授/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

郭華仁/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

14:30-15:30

專題(二)
植物教學醫院現況與展望

洪挺軒教授/臺大植物教學醫院院長

15:30-15:40

茶敘

15:40-16:40

專題(三)
農藥管理你我他

洪裕堂科長/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6:40-17:40

專題(四)
消費者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應有的認識

顏瑞泓教授/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17:40-17:50

茶敘

17:50-18:50

綜合座談/Q&A

18:50-19:00

總結

 

活動聯絡人:張小姐 02-2368-6211 轉25 / lioness@huf.org.tw

發佈單位

台中場10/28【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

$
0
0
時間
2021/10/28 12:3018:30
相關的行動議題

  為符合國際提倡降低農藥風險栽培趨勢,並且維持台灣糧食與農產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農藥減半政策」,希望能降低化學農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危害風險。

  近年台大、中興、嘉義、屏東大學雖然已經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協助農民農藥田間殘留檢驗及後續問題診斷服務,但礙於無法源依據,只能消極配合農委會年度計劃,無法真正擴大服務農民及落實學生、實習植物醫師之田間實務診斷經驗累積。

  今年主婦聯盟,特別規畫辦理植物醫師及農藥實名制法規溝通會議,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並檢視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利害關係人溝通、交流,思索友善農耕議題如何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獲得解決。

  期待透過植物醫師立法,推動國家認證的植物醫師協助農民提供專業田間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日期:10/28星期四 12:55-18:30(12:30開放入場)

地點:中興大學農資學院10樓國際會議廳(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農業環境科學大樓10樓)

※ 本活動為符合防疫規範,並注重講師與參與者的安全,提供二種會議參與方式:
(一) 實體出席會議,考量社交距離與室內空間總量管制,限額 50 人實體參與
(二) 線上參與會議,考量容納人數與
保障會議連線品質,線上會議限額 90 人參與

-----

實體出席會議(限額 50 人)

實體出席報名 https://neti.cc/lbqvdVb 

實體出席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防疫規定,所有參與人員皆實名登記、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2. 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具。

-----

線上專題分享會議 (限額 90 人)

線上參與報名: https://neti.cc/BKmXYzo 

線上會議注意事項:

  1. 會議將使用 Google Meet進行視訊會議
  2. 活動前1天以email傳送會議連結網址
  3. 欲使用桌上電腦進行會議,需要攝影鏡頭及喇叭等裝置;若使用筆記型電腦,則需確認是否內建上述等裝置;若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會議,需先下載手機app「Google Meet」。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及出席人員(暫定)

主持人

12:30-12:55

報到

主婦聯盟工作人員

12:55-13:00

開幕致詞

許秀嬌董事

主婦聯盟董事暨台中分會會長

13:00-14:00

專題(一)植物醫師對農間管理的重要性

曾德賜教授/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

詹富智院長

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

14:00-15:00

專題(二)植物教學醫院現況與展望

莊益源教授/中興植物教學醫院院長

15:00-15:10

茶敘

15:10-16:10

專題(三)農藥管理你我他

洪裕堂科長/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6:10-17:10

專題(四)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操作

楊秀珠博士/永續善農獎評選委員

17:10-17:20

茶敘

17:20-18:20

綜合座談/Q&A

18:20-18:30

總結

 

活動聯絡人:張小姐 02-2368-6211 轉25 / lioness@huf.org.tw

發佈單位

嘉義場10/08【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

$
0
0
時間
2021/10/08 12:3018:30
相關的行動議題

  為符合國際提倡降低農藥風險栽培趨勢,並且維持台灣糧食與農產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農藥減半政策」,希望能降低化學農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危害風險。

  近年台大、中興、嘉義、屏東科技大學雖然已經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協助農民農藥田間殘留檢驗及後續問題診斷服務,但礙於無法源依據,只能消極配合農委會年度計劃,無法真正擴大服務農民及落實學生、實習植物醫師之田間實務診斷經驗累積。

  今年主婦聯盟,特別規畫辦理植物醫師及農藥實名制法規溝通會議,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並檢視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利害關係人溝通、交流,思索友善農耕議題如何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獲得解決。

  期待透過植物醫師立法,推動國家認證的植物醫師協助農民提供專業田間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日期:10/08星期五 12:55-18:30(12:30開放入場)

地點:嘉義大學「農業科學館」4樓 「大視聽教室」(嘉義市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 本活動為符合防疫規範,並注重講師與參與者的安全,提供二種會議參與方式:
(一) 實體出席會議,考量社交距離與室內空間總量管制,限額 50 人實體參與
(二) 線上參與會議,考量容納人數與
保障會議連線品質,線上會議限額 90 人參與

-----

實體出席會議(限額 50 人)

實體出席報名 https://neti.cc/9nab3zZ

實體出席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防疫規定,所有參與人員皆實名登記、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2. 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具。

-----

線上專題分享會議 (限額 90 人)

線上參與報名: https://neti.cc/x0QKW04

線上會議注意事項:

  1. 會議將使用 Google Meet進行視訊會議
  2. 活動前1天以email傳送會議連結網址
  3. 欲使用桌上電腦進行會議,需要攝影鏡頭及喇叭等裝置;若使用筆記型電腦,則需確認是否內建上述等裝置;若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會議,需先下載手機app「Google Meet」。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及出席人員(暫定)

主持人

12:30-12:55

報到

主婦聯盟工作人員

12:55-13:00

開幕致詞

賴曉芬

主婦聯盟常務監察人

13:00-14:00

專題(一)
植物醫師對農間管理的重要性

曾德賜教授/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

14:00-15:00

專題(二)
植物教學醫院現況與展望

郭章信教授/
嘉義大學植物教學醫院院長

15:00-15:10

茶敘

15:10-16:10

專題(三)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操作

楊秀珠博士/
永續善農獎評選委員

16:10-17:10

專題(四)
農藥管理你我他

洪裕堂科長/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7:10-17:20

茶敘

17:20-18:20

綜合座談/Q&A

18:20-18:30

總結

 

活動聯絡人:張小姐 02-2368-6211 轉25 / lioness@huf.org.tw

發佈單位

【會後新聞稿】農委會暫禁廚餘養豬,環保署措手不及

$
0
0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農委會暫禁廚餘養豬 環保署措手不及 

資源化處理量能不足!反變廢棄物  焚化增底渣!

    今日9/2()針對農委會禁止廚餘養豬一個月政策所衍生的問題,立法委員陳椒華偕同看守台灣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分別對環保署處理廚餘的量能、高溫蒸煮政策反覆等提出質疑,由於農委會突然暫禁廚餘養豬,每日1200多噸的廚餘瞬間變成環保署的燙手山芋,疫病風險轉成廚餘處理危機?!為此,陳椒華召開記者會請農委會、環保署說清楚講明白,也請內政部營建署加速污水處理廠閒置消化槽的污泥與廚餘共消化的進展,以提高廚餘資源化的量能與比例。

 邊境管理應加嚴   惜食減量是重點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表示,2018年非洲豬瘟入侵時,農委會建議「廚餘應經高溫蒸煮達中心溫度90℃以上至少1小時,才用於餵飼豬隻,落實廚餘加熱處理可更進一步降低風險」,不解今年為何直接禁止廚餘養豬?目前農委會禁廚餘養豬一個月,但10月之後呢?吳碧霜強調需有更長遠的防範策略,農委會不能只想用錢補助解決事情,既然廚餘養豬場已造冊,難道不能嚴格稽查嗎?突然祭出讓豬農生存不下去的手段,慢慢殲滅黑豬飲食文化,即使這次能控制非洲豬瘟,但後續廚餘養豬仍需面對廚餘內含非洲豬瘟病毒的威脅。

    邊境管理是第一道防線,但在人力不足下,邊境很難不出現破口,而第二道防線就是高溫蒸煮廚餘。吳碧霜認為,做好邊境管理、查核及提升畜牧場的廚餘高溫蒸煮設備,是台灣面對非洲豬瘟需要確實執行的兩大課題,加強邊境管理、嚴格追查進口肉製品,消費者面對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絕對不買不賣。從邊境到消費行為的改變,也是台灣食農教育需要著力的關鍵。

     吳碧霜強調,不要邊境防堵不力,污染廚餘,結果廚餘沒辦法處理全進到焚化爐,又造成另一種環境問題。消費者端則需透過源頭減量,惜食減量,減少家戶、餐廳等廚餘產生才是面對食安的積極作法!

  

 非洲豬瘟影響 廚餘年增30萬噸進焚化爐

    陳椒華委員指出,由於非洲豬瘟的緣故,2019年廚餘養豬量大減12萬噸,家戶廚餘回收量也比2018年少了10萬噸。而餐飲業及社區大廈、夜市、機關團膳所產生的廚餘,原本每日有1183噸送往養豬場,目前約剩每日700噸,這些非由清潔隊清運的廚餘回收量比非洲豬瘟來襲前少了18萬噸/年。總計近30萬噸/年未能養豬或堆肥的廚餘,大多進了焚化廠,不僅惡化垃圾危機,也傷害焚化爐體,並製造更多的戴奧辛污染。

 環保署整備三年 處理量能仍不足

    陳椒華指出,從2018年末至今有將近三年的整備時間,各部會與各縣市政府是否有通力合作,加強廚餘處理設施的量能擴充,讓廚餘有更安穩的去處,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疫病危機?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儘管環保署三年來確實努力補助各縣市政府設置廚餘處理設施,包括廚餘破碎脫水設備、快速醱酵設施及生質能廠,值得肯定,但其計畫目標仍過於保守,即使如期達成,頂多只能讓公有廚餘處理設施量能比2019年時增加578/日,還無法讓廚餘回收量恢復到2018年時的水準,更無法達到將垃圾中2~3成的廚餘全數回收的目標。

 閒置消化槽可處理廚餘 轉型活化速度慢!

    看守台灣協會謝和霖表示,部份大幅仰賴養豬場去化廚餘的縣市,並未積極運用環保署的補助經費去擴充廚餘處理設施量能,如高雄與基隆。高雄轄內污水處理廠就有閒置消化槽可改用來處理廚餘,且處理量能(每日350噸)遠大於2018年非洲豬瘟來襲前高雄的廚餘回收量(每日221噸),卻因為主管污水處理場的水利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至今未能轉型活化。

     謝和霖強調,早在2019年初,環保署即提出將閒置消化槽活化轉型來處理廚餘的構想,並將之規劃為半年到一年內可完成的短期措施,希望主管民生污水處理場與下水道的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來主責,負責督導相關縣市落實此措施,結果三年快過去,營建署才慢吞吞於今年七月正式啟動計畫,開始與相關縣市溝通此事的推動。陳椒華要求內政部營建署應加速現有污水處理廠閒置消化槽處理廚餘的速度,並研議鼓勵各縣市在規劃及新設污水處理場時,納入汙泥與廚餘共消化設計,以提高廚餘資源化的量能與比例。

廚餘資源化   農委會不能置身事外

    若農委會長期防疫策略仍是禁止廚餘養豬,謝和霖表示尊重。但農委會在把疫病風險轉為廚餘處理危機後,是否有把這些來自農漁業的生質資源,最好也回到農漁業且如何有效循環利用當成自己的重要責任?顯然沒有,農委會對於廚餘好氧或厭氧醱酵產生的堆肥、沼渣沼液以及吃廚餘長大的黑水虻,只站在品質或使用上的把關角色,並未發揮專業或運用權力來協助建立廚餘醱酵成品的市場,擴充其需求,比如要求台糖與台肥幫忙使用堆肥或沼渣沼液來施肥或製肥,而只讓環保單位一頭熱,甚至因此退縮不前。請農委會對廚餘循環利用不能置身事外,除了扮演把關角色,更應發揮專業積極協助廚餘再利用產品的去化。

 

      新聞聯絡人:陳椒華立委辦公室許心欣 02-2358 6291  0939-647480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世界河川日——頭前溪流域環境治理公私協力 講座及論壇

$
0
0
時間
2021/09/16 13:10
相關的行動議題

 

世界河川日
頭前溪流域環境治理公私協力
講座及論壇

頭前溪是新竹縣市的母親河,曾以豐沛的水量奠定農工基礎,帶來蓬勃的發展。然而,整體水環境今非昔比,影響民生生活與農工發展的基本需要。
本論壇主要在探討公私協力在流域治理上的想像與挑戰,邀請流域治理有關單位、各界專家學者、NGO團體代表進行意見交流,以建構出一個討論平台,共同發展流域治理的願景。
另,呼應世界河川日〈聯合國將每年9月第四個星期日訂定之〉透過本前導講座與論壇來替世界河川日拉開序幕。更希望能號召民眾一同來關心、保護河川。
 
地點:配合防疫線上學習〈採用GoogleMeet會議室,活動前會寄會議連結提醒)
費用:免費(知識無價,歡迎捐款支持)
對象:歡迎任何關心水資源及河流環境治理的朋友參加
日期、時間及內容:
前導講座一:9/16(星期四)14:00 – 16:00
【專題演講】公私協力對於流域治理的想像與挑戰
演講人:洪慶宜(長榮大學河川保育中心主任)
 
前導講座二:9/17(星期互)19:00 – 21:00
【專題演講】公民科學對於環境治理的想像與挑戰——以透明足跡為例
演講人:陳震遠(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論壇一:9/23(星期四)13:00 – 15:30
地方政府如何促進流域巡守的公私協力?
【專題演講】新竹市在流域巡守的公私協力情形
演講人:新竹市政府環保局陳雅萍科長
【專題演講】關於流域巡守公民參與的實踐情形-以頭前溪為例
演講人:
戴唯峻(舊港文史教育工作室負責人)
陳炳楠(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監事)
南光遠(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秘書長)
 
論壇二:9/24(星期互)13:00 – 15:30
中央政府如何促進流域巡守的公私協力?
【專題演講】公民參與流域治理——英國及歐盟計畫經驗分享
演講人:汪立本(臺灣大學專任教授)
【專題演講】科技公民不一樣的參與——「喝好水.吃好物.有良居」水文分析系統
演講人:許武龍(LASS社群)
【專題演講】公民在流域治理的參與空間
演講人:范致豪教授(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前導講座:報名(9/14截止)

論壇:報名(9/21截止)

 

*線上會議注意事項:
1.會議將使用Google Meet進行視訊會議。
2.活動前30分鐘請用以上會議連結進入會議室報到。
3.欲使用桌上電腦進行會議,需要攝影鏡頭及喇叭等裝置;若使用筆記型電腦,則需確認是否內建上述等裝置;若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會議,需先下載手機 app「Google Meet」。
 
主辦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竹松社區大學 
 
補助單位:台北市崇時教育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公益金計畫、竹松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LASS-開源公益環境感測網路」、「UpStream: 建立台英公民參與之河川水質監測網絡」
 
活動聯絡人: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鍾小姐〈02〉2368-6211#12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 鄭小姐0982-318326

 

發佈單位

電力神救援 認識儲能及輔助系統

$
0
0
作者
Ian Jiang;編輯: 吳心萍

最近疫情下,除了平日的生活節奏大亂,少雨導致缺水及乾旱,居家防疫讓日常用電增加,而不穩定的供電使得悶熱的夏天彷彿比之前更難耐。經過全台大停電的意外事故,讓我們體會到,原來平日看似按下開關,就唾手可得的電力,其實比想像中的難能可貴。

而每次停電,媒體的討論多聚焦在在電夠不夠? 但電力的供應遠不只發電這一件事。因此,筆者將介紹在跳電或缺電事故發生時,增加電力系統應變能力的救援:儲能及輔助系統。

 

513 跳電 - 人為+天災引發的風暴

以5/13的跳電狀況為例,興達電廠因人為疏失,讓電力瞬間損失了約 220 萬千瓩(MW)的發電供給量,而電力系統是需要在一定頻率下運作的,當下讓電力系統頻率從 60 赫茲(Hz) 降到 59.37 左右,而為了避免更大的電力系統事故發生,通常有兩種做法:

  1. 像513的處理方式一樣減少供電,專業用語就是卸載低頻需量

  2. 用電池立刻補充電力,而在台灣,通常是由水力發電扮演類似電池的角色。

 

但不幸的,台灣面臨乾旱,少了水力 80 萬千瓩(MW)發電量的援助。所以,電力系統只好採取1.暫時停止供應電力用戶的電力供給,因而造成了 5/13 台灣許多家庭用戶停電的事故。台灣多重因素造成的停電,也是提醒我們應該要調整電力體質了:也就是要發展儲能系統 (Energy Storage System),才能為電力系統提供輔助服務(Ancilliary Service)。

 

澳洲 - 靠儲能系統挽救電力崩潰 

實際上,早在 2017 年澳洲的維多利亞,就曾用特斯拉的電池(儲能系統)成功搶救,避免一場電力系統崩潰的意外。

2017年12月14日澳洲南部維多利亞州的 Loy Yang 煤電三號機組故障,就是靠特斯拉(Tesla) 的 Powerpack 儲能系統 (100MW/129MWh) 在一秒內間內神救援,立刻緩解三號機組故障導致的頻率下降情況,也爭取到時間,讓 Loy Yang 煤電一號機組能接續發電,成功化解了危機。

 

(圖1: HPR儲能系統供電,拯救急遽下降的電網頻率。HPR, Hornsdale Power Reserve為澳洲的儲能系統,由TESLA的電池建置而成。來源:Renew Economy)

 

認識兩種儲能系統+調頻備轉 

 

目前國內適合電池儲能系統參與的輔助服務,分為調頻備轉與即時備轉兩種;因目前儲能系統皆為前者,因此筆者將和大家介紹調頻備轉的兩種類型: 動態調頻 dReg (dynamic Regulation) 與靜態調頻 sReg (steady Regulation) 。

 

一、動態調頻dReg

首先,如下圖,電網的頻率必須維持在CDEF的方形內。也就是說,如果台電電網的頻率往A、B的方向下降時,電池儲能系統會在一秒內偵測到頻率的不正常,從電池中釋放電能,進入電網中。相對的,如果頻率往G及H移動時,代表電太多,儲能系統也會將多餘的電,秒充回電池內。

 

(圖2: dReg調頻示意圖,儲能系統需根據電網不同的頻率,即時做出雙向的調頻反應,維持電網穩定。來源:台電)

 

二、靜態調節 sReg 

和動態調節不同,靜態調節是透過「單向」頻率調整。

如下圖所示,電網頻率在 OEFG 梯形的彈性調整區間中,因此,當台電電網中電能過低、頻率逐漸往 B 點及 C 點下降時,電池儲能系統要在一秒內偵測到頻率的變化,從電池中釋放電能到電網,並在十秒內達到電池系統的 100% 完全輸出功率,盡可能將電網頻率提升回 OEFG 梯形中的安全範圍內。

只是,跟動態調節不一樣,若電網頻率低於 60Hz(即在O點的左側),則靜態調節的儲能系統需等系統頻率回到 60 Hz(回到O點的右側)才能進行充電。

 

(圖3: sReg 調頻示意圖,儲能系統需根據電網不同的頻率,即時做出單向的調頻反應,維持電網穩定。來源:台電)

 

台灣的現況與下一步 

在 5/13 跳電狀況發生時,目前已在運作的自動調頻儲能系統機組已於一秒內反應。然而,目前台電的輔助服務僅有12 MW,因此仍無法負荷動輒超過 100 MW 的電力供給缺口。

 

實際上,這樣的電網故障與救援,往往發生在極短時間內,上述澳洲維多利亞州的案例,僅僅在短短五分鐘內就從危機到穩定供電走完全部過程,但這也代表,若在毫無系統穩定措施或是儲能系統的協助下,不到一分鐘的電力事故就可能對大範圍地區的所有家庭及工商用戶帶來難以估計風險與後果。因此,儲能系統對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與維持,只會越來越重要,而根據台電已公布的計畫,也預計在 2025 年前,擴大電力輔助服務至 590 萬千瓩(MW)。

 

在 2020年,台電一共招標了兩次輔助服務,分別是適合動態調頻 dReg 的自動調頻 AFC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計15MW;以及適合靜態調頻sReg的快速反應備轉服務 FRR (Fast Response Reserve Service) ,也是15MW 。

 

順帶說明一下, AFC 自動調頻的輔助服務通常由電池儲能系統提供,優勢在於速度快,可在一秒內做出雙向的調頻反應。而 FRR 的電力輔助服務則以用電大戶(用電量高的工廠)為主,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透過重新檢視電力系統的調度、發電端及電力輸送的配合、以及儲能系統的輔助服務,穩定且有效率的電力系統能盡快,重回台灣民眾的日常。

 

資料來源

 

來源1 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0/5462941

來源2 綠學院:https://reurl.cc/kV4gYG

來源3 綠學院:https://reurl.cc/XeOy8a

來源4 Utility Dive: https://reurl.cc/R6Kg6e

來源5 Renew Economy: https://reurl.cc/g8g36p

來源6 台電:https://ncas.taipower.com.tw/qualification/index.html

 

※筆者為前國際投資銀行分析師,專精於全球債券市場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具備超過五年的市場數據分析經驗

 
環教資訊類別

台北場【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

$
0
0
時間
2021/05/27 00:5008:30
相關的行動議題

  為符合國際提倡降低農藥風險栽培趨勢,並且維持台灣糧食與農產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農藥減半政策」,希望能降低化學農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危害風險。

  近年台大、中興、嘉義、屏東大學雖然已經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協助農民農藥田間殘留檢驗及後續問題診斷服務,但礙於無法源依據,只能消極配合農委會年度計劃,無法真正擴大服務農民及落實學生、實習植物醫師之田間實務診斷經驗累積。

  今年主婦聯盟,特別規畫辦理植物醫師及農藥實名制法規溝通會議,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並檢視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利害關係人溝通、交流,思索友善農耕議題如何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獲得解決。

  期待透過植物醫師立法,推動國家認證的植物醫師協助農民提供專業田間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台北場活動

日期:5/27星期四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拉斐爾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報名:一律採線上報名 https://neti.cc/j8Y91DA

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防疫規定,所有參與人員皆實名登記、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2. 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具。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及出席人員(暫定)

主持人

08:50-09:25

報到

主婦聯盟

09:25-09:30

開幕致詞

鄭秀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09:30-10:30

專題(一)植物醫師對田間管理的重要性

曾德賜教授/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

郭華仁/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

10:30-11:30

專題(二)植物教學醫院現況與展望

洪挺軒教授/臺大植物教學醫院院長

11:30-11:40

茶敘

11:40-12:30

專題(三)消費者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應有的認識

顏瑞泓教授/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12:30-13:30

午餐

13:30-14:30

專題(四)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操作

楊秀珠博士/永續善農獎評選委員

賴曉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察人

14:30-15:00

專題(五)農藥管理你我他

洪裕堂科長/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5:00-15:15

茶敘

15:15-16:15

綜合座談/Q&A

16:15-16:30

總結

活動聯絡人:張小姐 02-2368-6211 轉25 / lioness@huf.org.tw

發佈單位

台中場【專業植人】推動植物醫師制度與溝通座談會

$
0
0
時間
2021/06/09 00:5008:30
相關的行動議題

 

  為符合國際提倡降低農藥風險栽培趨勢,並且維持台灣糧食與農產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農藥減半政策」,希望能降低化學農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危害風險。

  近年台大、中興、嘉義、屏東大學雖然已經成立植物教學醫院,協助農民農藥田間殘留檢驗及後續問題診斷服務,但礙於無法源依據,只能消極配合農委會年度計劃,無法真正擴大服務農民及落實學生、實習植物醫師之田間實務診斷經驗累積。

  今年主婦聯盟,特別規畫辦理植物醫師及農藥實名制法規溝通會議,希望能在推動植醫立法上有所助益,並檢視現有農藥管理法規及政策,利害關係人溝通、交流,思索友善農耕議題如何藉由公私協力、政策及法令獲得解決。

  期待透過植物醫師立法,推動國家認證的植物醫師協助農民提供專業田間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質與量、保障農民健康、維護環境永續發展。

 

台中場活動

日期:6/9星期三

地點:中興大學農資學院10樓國際會議廳(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農業環境科學大樓10樓)

報名:一律採線上報名 https://neti.cc/aEBkqxX

注意事項:

  1. 請遵守防疫規定,所有參與人員皆實名登記、活動期間應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額溫,若是有感冒及發燒症狀請勿參與活動。
  2. 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具。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及出席人員(暫定)

主持人

08:50-09:25

報到

主婦聯盟

09:25-09:30

開幕致詞

許秀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

09:30-10:30

專題(一)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操作

楊秀珠博士/永續善農獎評選委員

詹富智/中興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

10:30-11:30

專題(二) 植物醫師對田間管理的重要性

曾德賜教授/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

11:30-11:40

茶敘

11:40-12:30

專題(三) 植物教學醫院現況與展望

莊益源教授/中興植物教學醫院院長 

12:30-13:30

午餐

13:30-14:30

專題(四) 農產品驗證制度對食品安全與環境友善的重要性

段淑人教授/中興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主任 

許秀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

14:30-15:00

專題(五) 農藥管理你我他

洪裕堂科長/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5:00-15:15

茶敘

15:15-16:15

綜合座談/Q&A

16:15-16:30總結

活動聯絡人:張小姐 02-2368-6211 轉25 / lioness@huf.org.tw

發佈單位

新竹場-全家食育小學堂 終於開學啦!

$
0
0
時間
2021/11/06 06:00

全家食育小學堂 開學啦!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將舉辦一系列環境教育課程。我們會透過綠繪本故事、桌遊以及手做DIY,帶大家一起認識自己日常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如何深深地影響我們的環境讓我們在吃得更健康營養的同時,也為地球做出更好的選擇。

活動地點:全家便利商店-新竹大漾店302新竹縣竹北市博愛南路9號

活動時間:1.5小時

活動對象:所有關心環境的大朋友小朋友 (8歲以下小朋友建議由大人陪伴)

活動人數:8-10人 (依店家防疫座位限制安排)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D6FX2nqPMR9NH298

報名費用:免費

防疫措施:課程採實名制登記,講師、學員全程配戴口罩,現場提供酒精消毒

活動內容:

日期

時間

主題

課程內容課程內容

10/16 (六)

14:00-15:30

水資源永續利用

藉由綠繪本《山上的水》,帶領親子認識水資源從哪裡來與節水行動

10/23 (六)

14:00-15:30

豆豆不簡單

藉由綠繪本《伊布奶奶的豆子》,認識各式豆類豐富的營養

10/30 (六)

14:00-15:30

認識食品添加物

透過綠繪本《阿平的菜單》,瞭解食品添加物與少添加多真食的重要

11/06 (六)

14:00-15:30

愛物惜食

透過綠繪本《怕浪費的奶奶》,學習珍惜資源與減廢行動

主辦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協辦單位:全家便利商店

聯絡人:古小姐

連絡電話:(02)2368-6211 #16

 

 

 

發佈單位

台北場-全家食育小學堂 終於開學啦!

$
0
0
時間
2021/11/21 06:00

全家食育小學堂 開學啦!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將舉辦一系列環境教育課程。我們會透過綠繪本故事、桌遊以及手做DIY,帶大家一起認識自己日常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如何深深地影響我們的環境讓我們在吃得更健康營養的同時,也為地球做出更好的選擇。

活動地點:全家便利商店-台北敦新店 106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2巷5號一樓

活動時間:1.5小時

活動對象:所有關心環境的大朋友小朋友 (8歲以下小朋友建議由大人陪伴)

活動人數:8-10人 (依店家防疫座位限制安排)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msvsw5rPtN1iEGK9

報名費用:免費

防疫措施:課程採實名制登記,講師、學員全程配戴口罩,現場提供酒精消毒

活動內容:

日期時間主題課程內容
10/24(日)14:00-15:30

食物不浪費

食全食美好食光

【故事時間】《爺爺的有機麵包》綠繪本導讀

【認識食物里程與剩食問題】

【體驗活動】手作DIY

10/31(日)14:00-15:30

減塑一起來

一次性用品減量

【故事時間】《海邊的鳥醫生》綠繪本導讀

【認識全球塑膠對環境的影響】

【減塑一起動動腦】

11/07(日)14:00-15:30

綠食育

豆豆不簡單

【故事時間】《豆豆不簡單》綠繪本導讀

【認識不同食物蛋白質與營養】

【體驗活動】豆豆好美味

11/14(日)14:00-15:30

減塑一起來

一次性用品減量

【故事時間】《救救我們堆滿塑膠的地球》綠繪本導讀

【認識全球塑膠對環境的影響】

【減塑一起動動腦】

11/21(日)14:00-15:30

甜心危機

小心糖上癮

【故事時間】《奶茶好好喝》綠繪本導讀

【認識食品成分與添加物】

【體驗活動】抓糖高手

主辦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協辦單位:全家便利商店

聯絡人:古小姐

連絡電話:(02)2368-6211 #16

發佈單位

低碳綠能專員

$
0
0
 

主婦聯盟 X 能源
能源是件聽起來很難,但每天都在生活裡發生的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希望透過無痛的生活節電術,還有讓人人可以一起當廠長的公民電廠倡議。讓能源可以跟每個人更靠近。
可能您以為,主婦聯盟只有關心食安問題,但其實近年來,我們參與的能源政策並不少,包括:能源轉型白皮書、行政院能源與減量辦公室、縣市能源轉型、屋頂型光電政策、公民電廠及躉購政策等。
另一方面,我們也推動能源教育喔,包括:社區能源教育國中能源教育、能源繪本、國中小能源教育評比等等

徵的就是你
現在,我們正在徵求一位推動能源轉型的推手,如果您具備以下的特質,歡迎把履歷寄給我們:
  • 對環境議題的熱情,若您平常看到各種氣候極端事件、環境破壞的狀況,會想採取行動改變,那我們很歡迎您來聊聊
  • 行動力: 平常生活上注意用電,比如看到有人冷氣、電燈不關,會手刀衝去關…
  • 理解力:面對媒體講說太陽能有毒,只有核能才是真能源等等的說法,會去研蒐各方面資料,並彙整出自己的看法

需要具備什麼經驗呢?
 
如果您有環境領域相關背景,會是加分;有公民參與的,也是加分;若您有完
整執行過專案的經驗,也是加分喔~
工作內容:
  1. 協助專案執行:包含規劃環教活動、聯繫夥伴團體、撰寫成果報告等
  2. 協助蒐集資訊:包括國內外再生能源發展案例、國內能源政策輿情蒐集
  3.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主婦聯盟在能源議題上的重要工作,並請您寄履歷時,擇一寫下您的看法(300字):
  1. 公民電廠:我們認為能源轉型是每個人都能參與,而且共享好處的事。因此我們推動了讓一般人都能當廠長的公民電廠
  2. 生活節能教育:許多人想到節能就聯想到苦行僧,但我們希望讓大家都知道,節能其實是可以兼顧生活品質的
  3. 反核及能源轉型:為下一代,也為自己打造安全、多元的能源,是我們的初衷,因此我們也會因應局勢,和政府及企業對話,提出公民對能源的建議

寄出您的履歷前,請注意

  1. 請記得要挑上面的三個題目之一,寫下300字的看法喔
  2. 我們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不是合作社喔
  3. 這次徵求的是”能源”相關的夥伴,若您只對食農議題有興趣,請等以後有相關職缺後再寄來喔
  4. 我們的名字裡雖然有主婦,但不論哪種性別的夥伴,我們都歡迎。

● 投遞方式 ● 履歷請寄至: service@huf.org.tw 吳小姐收。


【我們的福利】
我們是靠募款的環保團體,雖然無法提供和大企業一般的薪資及福利,但我們會盡力給您:

  • 薪資 28000~34000 元(依據經驗而定)
  • 享勞健保並符合勞基法規定
  • 我們盡力營造親職友善職場,很能理解您有接送小朋友、或照顧家人的需求。
  • 辦公室時常有共食美食的機會,適合喜歡自煮或被餵食的你。

 

發佈單位

【綠繪本推廣講師培訓】開跑囉

$
0
0
時間
2021/11/09 10:00
相關的行動議題

你也喜歡用繪本和孩子溝通重要的事嗎?涵蓋各種環境議題的綠繪本,是我們認為讓孩子接觸環境議題相當重要的方式之一,希望讓孩子在聽完綠繪本的故事後,透過講師帶領的環境體驗活動,增進對周遭生活的認識。

這次的培訓課程,我們會讓學員了解如何進行繪本的導讀、教給學員兩套對應綠繪本主題的環境體驗活動,更會在課程當中給予充分的繪本背景知識,並且規劃兩次的見習與實習,讓爾後要進入校園與社區的綠繪本推廣講師們,有滿滿的經驗與知識,如此才能帶給孩子正確的環境教育

SDGs是聯合國擬定的永續發展目標,當中有幾項和環境、教育有關的項目,旨在確保人類發展的同時,也能夠過教育和其他方式,來減緩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找到可持續進行的解方,讓地球朝一個更理想的未來前進,本次的課程也加入SDGs的概念,提升學員對永續發展的認知與行動力

歡迎想透過繪本傳遞綠色生活給孩子、對綠繪本推廣有熱忱的你加入,你就是帶給環境改變的力量之一!培訓名額 #限額15名,猶豫完了就趕緊來報名囉~

更多培訓課程資訊如下

報名表:https://www.surveycake.com/s/rW766 (內有課程表)

時間:2021/11/9-2022/1/18,每週二10:00-12:00 (11/9課程到15:00)

地點:主婦聯盟基金會辦公室(捷運公館站)

費用:全程參與者免費,詳見報名表

 

發佈單位

關渡,不只有候鳥棲地,還有太陽能電廠

$
0
0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吳心萍 資深主任

10月初秋,我們和慈濟基金會、Impacthub的夥伴們,一起走踏關渡的公民電廠「干豆好」,以及「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原名甘豆門,因背倚觀音山和大屯山,面向淡水河,早年是重要的港口,也是先民們進入移居臺灣北部開墾的重要入口,因此關渡的人文歷史豐富,關渡宮即是重要的香火聖地。除了人文薈萃之外,關渡位於淡水河及基隆河的交會口。因此也是重要的候鳥棲息地;關渡也還保有台北市內為數不多的未開發平原。

而透過這趟走讀,我們也要讓大家看到關渡的另一項創舉:「干豆好」公民電廠。

「干豆好」公民電廠不做豆干,只發電做教育

「干豆好」是台北市裡第一座,使用公有屋頂(關渡國中)的公民電廠,更特別的,是廠長的身分,由公民團體(本會)主揪,並邀集24位電廠市民一起當廠長。

「干豆好」的另一個特色,是和學校的能源教育結合。目前在政府推動公有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的政策下,一般的廠商在學校屋頂裝設光電後,通常並不會和學校有其他的互動。但我們認為,屋頂上的太陽光電,就是目前108課綱下最好的能源素養教材。我們也透過這次的參訪,讓更多人去思考,有沒有可能未來也在自己的社區開發公民電廠?

Impacthub經營NGO的共享空間,也串連許多擁抱永續價值的夥伴團體,因此,就有Impacthub夥伴想在共享空間的屋頂上結合都市小田園和太陽能。讓更多夥伴共享綠能的好處。而慈濟的夥伴,則建議可以使用更多蚊子館,擴散綠能的公民效益。

參與的夥伴們發想公民電廠的各種可能

太陽能會反光? 輻射? 親自打破流言

我們也帶這群關心環境的夥伴,到頂樓親眼看看「干豆好」。到了樓上,大家親自驗證了了許多網路上對太陽能的流言,首先,不會因為有太陽能就頭暈腦脹,因此並不如網路流傳的太陽能板會有電磁波傷身。而且也發現一旁鐵皮屋頂的反光,都還比太陽能強烈。

處理生活污水的濕地,成了鳥類的樂園

中午用過低碳蔬食後,我們步行前往附近的關渡自然公園。關渡自然公園內的溼地是眾多鳥類的棲地。濕地號稱地球之腎,意即濕地有著非常強大的清潔功能。而關渡自然公園內,就有這樣一片秘境,透過人工溼地處理生活污水,這片心型的人工溼地,以自然的方式淨化水磨坑溪的農業污水,為濕地提供潔淨的水源,也保留了部份水田供農事體驗之用,而這片濕地,也成了許多鳥類棲息的地方。

下次來關渡,歡迎大家除了去關渡宮體驗宗教人文之外,也可以看看市民一起當廠長的發電廠,還有人工溼地喔`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Viewing all 70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